<menu id="oq66q"><td id="oq66q"></td></menu><tbody id="oq66q"><sup id="oq66q"></sup></tbody>
<noscript id="oq66q"><code id="oq66q"></code></noscript>
<xmp id="oq66q"><center id="oq66q"></center></xmp>
<tr id="oq66q"><input id="oq66q"></input></tr>
  • <delect id="oq66q"><samp id="oq66q"></samp></delect>
  • 凈水機“賣服務”在中國火不了!

    2014-03-13 22:23 來源:現(xiàn)代家電網(wǎng) 作者:CIKON沁爾康董事長 徐立農[ 收藏 ]

      凈水機這個行業(yè),在緩慢生長中,被逼催生了很多銷售模式,有的是正道,有的是邪路。但迄今為止,還沒有一條路鋪滿了鮮花和掌聲。最近2、3年,凈水機租賃,或者說“賣服務”作為一個新的模式又興起了。這到底是不是一個好模式呢?我認為不是。

      可能馬上有人要反駁我說:以色列、韓國的凈水機主要以租賃為主。國內“北東研、南浩澤”也以這一類模式成功快速擴張,異軍突起,大有蓋過美的、沁園和安吉爾之勢。美的前總經理曹剛先生最近也聯(lián)手艾波特欣然“賣服務”,難道這還不夠證明“賣服務”模式的成功和魅力嗎?

      且慢定論。任何一種模式的成與不成,都應建立在市場需求和自己的優(yōu)勢基礎之上,市場的競爭歸根結底是對消費者心智的爭奪。經過仔細的分析,我得出一個結論:凈水機“賣服務”,在中國火不了。

      我們從幾個方面來解析。

      首先,看國情。

      這里所謂國情,指的是中國人特有的消費心理或者消費習慣。按常理來說,服務本身也是一種產品,也有其價值,因此當然也能成為一種商品。在歐美,買一臺電視并不貴,但如果要請人安裝電視機,那安裝費就比電視機還貴。到飯店去吃飯,除了付飯錢,還要付15%左右的服務費。IBM從賣小型機轉型為“藍色特快”企業(yè)網(wǎng)絡系統(tǒng)服務,一舉成功。在人家國家,服務就是商品,顧客若有需要,那就心甘情愿地掏錢。

      但是很不幸,在中國,我們的民族秉性和消費傳統(tǒng)中,卻存在著一個輕視服務的基因。國人從來沒把別人的勞動付出當成有價值的商品,認為顧客是上帝,因此免費服務是銷售中的贈品。重視有形的硬件商品,輕視無形的軟件商品,這就是我們的國情。買一袋米得給送上樓,買空調要包安裝,買汽車得幫上牌照,買凈水機,當然要送貨上門免費安裝。我做了十多年的電腦行業(yè),為學校提供信息化系統(tǒng)集成。幾乎所有的校長,讓他花幾十萬裝備一個電腦教室沒問題,花幾百萬做一套校園網(wǎng)絡沒問題,電腦配置要好的,服務器、交換機要性能高的,但是,要他再花幾萬塊錢配軟件就很費勁了,再要他每臺電腦一年花幾十塊錢,由專業(yè)公司來提供專業(yè)的維護,那就更難了。家庭裝修也是如此,墻上貼高檔石材、買名牌家具、購家庭影院系統(tǒng),這些都舍得花錢,但裝出來的品味卻不怎么樣,為什么?因為誰也舍不得多花點錢請個好設計師好好設計一下,寧可把錢花在硬材料上,即使效果不上檔次也在所不惜。

      正因為如此,迄今為止,除了金融、建筑設計等專業(yè)領域,中國還沒有哪個以服務為商品的行業(yè)能持續(xù)發(fā)展,倒是有不少悄然消亡。凈菜,曾經在二十年前流行過一段時間,現(xiàn)在已不見蹤影;快餐,曾經風風火火,現(xiàn)在日漸萎縮;還有家政、房屋買賣中介、室內空氣檢測、家電維修保養(yǎng),甚至包括我們的近親——桶裝水,等等,無一不是未壯先衰。究其原因,根子就在于中國人不愿意為服務買單,正因為如此,只有中國才有零團費旅行,才有倒貼式拆遷公司,才有收泔水要向飯店付費這些在其他國家不可思議的怪象。

      結論:中國沒有凈水機“賣服務”的土壤。

      其次,看需求。

      想買凈水機的消費者,需要的是什么?是好水。

      想買凈水機“服務”的消費者,需要的是什么?還是好水。

      凈水機為什么難賣?原因很多,主要原因是剛性需求不足、消費者對凈水機水質存疑、技術迷惘導致選擇困難等等。

      凈水機從賣機器變成“賣服務”后,以上問題解決了嗎?依然存在。唯一的好處是,顧客不用一次性掏幾千元錢了,變成了每年掏一千元左右,而這,對于顧客來說又有什么吸引力呢?

      所以,“賣服務”的模式,沒有解決凈水機難賣的根本性障礙,不可能引爆社會需求,最多只能吸引一小批對信息不掌握、對價格敏感卻又不會算帳的客戶,而絕對不可能借此形成大市場。

      在目前國內“賣服務”的幾個企業(yè)中,相對而言,浩澤的模式要好一些,因為其客戶群體明確、產品設計符合銷售模式、削低了經銷技術門檻。浩澤自建技術服務網(wǎng)絡,把賣凈水機變成了賣凈水,隱去了銷售過程中對凈水技術知識的過分依賴,直接導致了只要能跑業(yè)務的人都能來經銷。所以,從這個角度看,浩澤的模式與其說是滿足了終端消費者的需求,勿寧說是滿足了不專業(yè)的經銷商的需求,這種需求當然也是銷售的一個環(huán)節(jié),但卻與最終的市場無關。

      結論:顧客需要的是“好水”而不是“服務”,從“好水”轉化到“服務”沒有必然的路徑,“賣服務”也沒有解決賣凈水機難的實質問題。

      第三,看贏利

      任何一種模式,想要健康持續(xù)發(fā)展,必須看是否能持續(xù)贏利。以立式商務機租賃為例來分析,假設以5年為期,第一年裝出10萬臺,以后每年增長10萬臺,不計算機器折舊來計算。見下表:

      廠家測算表(萬元):

      代理商測算表(萬元):

      在第一張表中,裝機以每年10萬臺的速度遞增,制造成本按1000元/臺計,濾芯按每年更換6支PP、2支活性炭、1支RO膜,均按材料直接成本價計算。服務成本按每年3次上門、每次人工及交通成本30元計,機器損耗是指惡意欠費或者機器完全損壞,按年保有量的3%計,營銷成本按每臺150元計,包括了營銷人員的工資、差旅費、廣告宣傳等費用,管理成本按每臺20元計,財務成本是指占用資金的利息成本,按總支出的1/4、年息8%計,所收服務費按廠、商7:3計。如果上述成本估計大致出入不大的話,從上表可以看出,到第五年時,即使年裝機量已達到50萬臺,總的保有量達到150萬臺機器時,廠家仍然累計虧損2.1億元。

      再來分析一下一個城市的經銷商的成本。

      我們也以5年為一個周期,第一年裝出1000臺機器,第二年開始每年增加1000臺,到第五年能夠保有15000臺機器。這是一個銷售成功的代理商,由于機器成本、濾芯成本、服務成本均由廠家承擔了,所以他只要做好銷售,只有管理成本和銷售成本。我們把銷售成本設為400元/臺(包含工資、提成、公關),管理成本設為50元/臺(包含房租、辦公、水電、交通運輸?shù)?,可以看出,到第三年開始贏利,第五年能贏利229萬元。但贏利的基礎是裝機量,是否每個代理商都具備每年多裝1000臺機器的增長速度,要打一個大大的問號。

      再從顧客的角度來分析一下成本:

      服務模式說服顧客的主要理由是:比桶裝水便宜。的確,與桶裝水比,凈水機是便宜的。但與直接購買凈水機相比,“賣服務”還便宜嗎?

      購買一臺立式商務凈水機,大概也就是2000-3000元左右。做“賣服務”模式,按照每天3元錢的標準,一年收費就要1095元,以五年為期計算,購買機器五年顧客共付費3200-4200元(每年濾芯更換按300元計,4年),而“賣服務”模式下顧客需付費5475元,多付30%。這還沒有算機器售價下降、優(yōu)惠促銷、濾芯更換價格下調等因素。

      結論:凈水機“賣服務”模式對于廠家和顧客來講都是不經濟的,僅對經銷商有吸引力。而這也正市場現(xiàn)實的寫照:少數(shù)廠家推行這種模式,顧客并不領情,只有初入行業(yè)的代理商趨之若鶩。

      采用這一模式的企業(yè),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必然存在大量資金需求,會對上游供應商壓價、拖欠貨款,以降低成本、減輕資金壓力。而壓價的結果,可能造成凈水機品質下降,又給后期服務和業(yè)務的順暢開展帶來極大負面影響和更大的服務成本,進入惡性循環(huán)。

      第四,看風險

      套用下SWOT分析吧,看看凈水機“賣服務”模式的“威脅”是什么?

      威脅一:顧客誠信風險。從法律上講,顧客并沒有義務一定要一直購買你的凈水服務,公司也沒有足夠的手段確保其持續(xù)履約。顧客有多種可能中止服務。一旦顧客中止購買服務,而這時如果成本尚未收回,那就虧大了。

      威脅二:同業(yè)競爭。同樣的做“賣服務”的其他企業(yè),完全可以以稍低些的價格爭取到已經裝了機器的顧客。同樣的凈水機,同樣的模式,除了價格好像也很難形成難以模仿的競爭力。好吧,你每天收3元,他給你每天收2.5元,第二年顧客還會繼續(xù)用你的機器嗎?如果要爭取這個顧客,唯一的辦法好像也只有跟進降價,這樣,有朝一日難免跌入惡性低價競爭的泥沼。

      威脅三:同行異業(yè)競爭。隨著凈水機市場的增長,“賣服務”和“賣凈水機”必定會成為一個行業(yè)內兩種競爭模式。帳上面已經算過了,賣凈水機的商家告訴顧客:機器價格實際很便宜,而且濾芯更換的成本也沒那么高,服務我保證,那顧客會不會就買了他的機器而不再“買服務”呢?

      威脅四:人工成本上漲。服務是依賴人工完成的,就像桶裝水和快餐業(yè),依靠大量廉價蘇力才能生存。但是,中國的人工成本大幅度上漲是正在進行時,凈水機“賣服務”的模式,在不久的將來是否還能負擔得起人工成本是個大問題。

      還有很多方面可以分析這一模式。細數(shù)服務業(yè),要么是非常專業(yè)的領域(如會計事務所、建筑、設計等),要么是有政策門檻的領域(如金融),要么是需要大量資金的領域(如水務BOT、大型設備租賃)。凈水機卻并不屬于這樣的行業(yè),再依據(jù)上面的分析可以得出結論:凈水機“賣服務”在中國推廣不是一件容易的事,或者說沒有前途的。當然,服務仍然可以賣,比如現(xiàn)在的第三方服務平臺,比如賣了機器以后以顧客能接受的價格包年服務等。但如果想要靠“賣服務”的模式來撬動中國凈水機市場的大蛋糕,恐怕并不是一個正解。我們不要忘記了,無論是在以色列以租機一統(tǒng)天下的斯特勞斯,還是在韓國以主婦營銷、機器租賃占據(jù)了70%以上韓國市場的豪威,在中國都沒有掀起大浪,甚至幾乎連聲響都沒有聽到。(2014-03-09)

    網(wǎng)站編輯:石少菊
    現(xiàn)代家電官方微信

    評論:

    目前沒有評論內容。

    99视频精品全部免费观看,老熟仑妇乱视频一区二区,国产AV无码免费视频无遮挡H,国产欧美综合在线